政策详情

 

中共德清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文件

 

 

德人才〔20125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

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级有关部门党组织:

关于加快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德清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121211

 

关于加快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德清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入实施人才强县发展战略,促进我县企业人才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创新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推动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县企业实际,现就加快实施企业人才优先开发战略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坚持科学谋划、突出重点、创新引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强化企业人才开发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着力建立现代企业人才开发制度体系,扩大企业人才总量,优化企业人才结构,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企业自主的工作新格局。到2015年,企业人才总量占到全县人才总量的75%以上,经营管理者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企业人才中技术工人总量达到8.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2万人,全县市“365”优秀企业创新团队总量达到20个左右,省重点创新团队达到2个以上。

二、主要举措

(一)加快企业人才集聚

1、引进一批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和省以上“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大力引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及其创新团队,鼓励引进人才项目与我县企业对接与合作,探索深化民营企业与引进人才合作创业的激励机制,加速项目产业化进程。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重点引智项目,争取在引进国外智力项目上有所突破。

2、引进一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继续实施好全国选才战略,积极组织企业赴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及高校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广泛开展与国内重点城市、重点高校、重点市场的人才合作交流,优先引进县域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统筹规划人才引进使用,计划引进企业人才2500名,其中高层次人才240名。

3、引进一批企业紧缺专业人才。实施企业高层次紧缺人才储备计划,鼓励企业重点引进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等我县重点发展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紧缺专业急需人才,每年引导和帮助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100名左右。

(二)提升企业人才素质

4、加强企业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围绕我县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建材装饰等主导产业,深入实施企业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培养工程,自主培养5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鼓励企业人才开展高层次学历进修,进修后获得博士、硕士学位并继续在原单位工作满三年的,分别给予博士6万元、硕士2万元的奖励,分三年发放,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用人单位各承担50%。

5、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积极推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合作,突出经济社会热点、企业发展战略、自主创新、社会责任等内容,重点抓好全县50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50家拟培育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人力资源总监(经理)的培训,鼓励参加知名高校开办的总裁班学习研修,其报名费用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承担50%。每两年举办一期新生代(创二代)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围绕我县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抓好“3+X”重点产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强化企业精细化管理专门人才培训等。

6、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行校企合作,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和专业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发挥“首席技师”示范帮带作用,大力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每年重点培养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装饰建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3+X”产业技能人才5600名左右,其中高技能人才1000名左右。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建设企业人才平台

7、加快企业创新团队建设。按照市、县创新团队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要求,抓好企业创新团队的培育、认定和申报工作。积极探索导师制培养模式,选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到有关著名高校院所或重点实验室进修深造、与院士专家对接交流;鼓励他们承担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和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企业高层次人才优先列入县“3511”优秀学术技术人才,优先推荐市“1112”人才工程和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

8、加快企业创业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科研院校在平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建好用好留学人员创业园、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深化创新“政产学研金介用”德清模式,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坚持人才、项目、平台、环境四位一体,加大对各类创业基地的投入,推动政企合作共建科研成果转化公共平台。

(四)提升服务企业人才效能

9、健全完善企业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乡镇(开发区)人才工作站建设,完善规模以上企业人才联络站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积极推行柔性引才,帮助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为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组织各类人才培训提供更好的专业化服务。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人才服务。

10、加快形成企业人才信息发布体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每年定期发布紧缺人才开发导向目录,每季度发布有形市场供求信息、网上人才市场供求信息、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高校毕业生需求信息和就业信息在内的各类人才信息。建立完善人才重大活动信息跟踪制度,加强宏观信息引导,增强企业人才开发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组织保障

(一)健全企业人才开发工作运行和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党对企业人才工作的领导,组织、人力社保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企业主动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实现统分结合、协调高效、联动发展。各乡镇(开发区)定期召开企业人才开发联席会议,合力解决企业人才开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分析研究政策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对应措施加以妥善解决。建立各乡镇(开发区)、有关部门一把手第一资源目标责任制,将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价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建立企业人才开发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强化绩效监督机制,将企业人才开发工作评估纳入对乡镇(开发区)和有关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中。

(二)加大对企业人才开发的专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在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企业人才开发经费,用于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人才奖励以及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等。同时,在企业税前列支经费中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统筹用于组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及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日常培训。

(三)努力营造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良好氛围。强化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企业人才优先开发的系列政策,提高全社会对企业人才社会价值的认识。大力宣传为企业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一线技术工人等各类企业人才的先进事迹,开展各类表彰评比活动,形成人人尊重企业人才,处处爱护企业人才的社会风尚。

 

 

 

 

 

 

 

 

 

 

 

 

 

 

 

 

 

 

 

 

 

 

 

 

 

 

 

 

 

 

 

 

抄送: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委、县政府

中共德清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1211日印发

版权所有 © Pintuer.com All Rights Reserved,图ICP备:380959609 技术支持:德清浙科